从Windows11进一步收紧本地账户想到的——Linux可以但Windows做不到的几件事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说windows 11进一步收紧了本地账户登录的能力。从这我就突然想到:有哪些事情Linux可以方便的操作而windows比较困难呢?
一、本地账户登录
这根本不需要怎么介绍吧?如果你使用Linux,那么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设置账户名和密码,而这个账户很显然是保存在本地的。当然了也有一些需要你登录互联网账户,比如说Ubuntu Pro。但这个可以说只是一项增值业务,总的来说还是只需要登录本地账户就可以了。windows侧则与Linux正相反。在部署系统的时候会让你联网以登录微软账户。而你能做的是通过一些手段跳过这个步骤进而使用本地账户登录——现如今在新版的windows11安装过程中,这个步骤变得更加复杂了——但即使是使用了本地账户,在后续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也会不定时的提示你关联你的在线账户。
二、自由选择的图形界面
如果你用Windows10,那么你只有这个windows10的界面;如果你用windows11,那么你就拥有了windows11的界面。但是如果你用Linux,那到底用哪个图形界面就是你可以随意选择的了。这对于喜欢个性化的用户来说可能是好事儿,但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用户来说也是十分头疼的。
三、自由定制你的界面
自由定制可以说是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更灵活的一个层面。对于Linux来说,即使是同样的一个图形界面,你也可以通过自定义界面元素来进一步个性化。对我来说最典型的就是KDE,几乎你看到的所有元素都可以随意地增删改,这在windows下是很难实现的。而且在Windows 7之后窗口颜色都不再支持随意的调整。这是倒退还是进步?由你确定。
四、随意控制的更新
从windows10的后期版本开始,windows更新便很难实现完全停止了。相对来说这其实也是保证系统安全的一个必要步骤,但用户不能随意的操控对于有些用户来说可能是一个麻烦事。就像我前几天在公司的电脑,因为需要通宵执行任务,所以我只是把电脑放在那儿,让他自己去跑。但是万恶的windows更新连着两个晚上给我的电脑强制重启了……可能有人说你可以选择推迟更新。对的,但是我之前已经推迟过了,然后我就忘了选了……所以这个时候Linux随意控制更新的含金量就体现出来了。通过包管理器我可以浏览这次更新我需要更新什么,更可以决定我到底要不要更新,如果更新的话要更新哪些包。当然如果我想的话,我也可以永远不执行更新。对于一部分服务器版本的Linux来说,如今还可以实现热更新了,也就是不重启情况下完成升级操作。这种更新机制在你经历了两晚上工作清零之后将会成为一个十分想要得到的功能。
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配置要求低、安全性、可以更轻易地在可移动介质中部署系统等等就不多介绍了。但话分两头,有这些优势就可以说明Linux现在比Windows更易用吗?当然不会了。Windows自然也有很多Linux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们仅仅是不同的操作系统罢了。
当前页面是本站的「Google AMP」版。查看和发表评论请点击: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