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 下的文章

9月27号,arch的邮件列表有一个话题

We are excited to announce that Arch Linux is entering into a direct collaboration with Valve.

G胖又发力了。

首先,简单说说为啥这俩会有合作。众所周知,valve推出了Steam Deck,而其搭载的操作系统SteamOS,便是基于archlinux构建的发行版。

接下来,简单聊聊这个合作。当然,我不会在这儿预测G胖对Linux生态会有多么深远影响,只想跟各位就着这个邮件列表来简单看看,至少就直接合作的Archlinux以及G胖基于Arch构建的SteamOS来说,其会有哪些改变。

这个主题内已经很明确的指出了:Valve is generously providing backing for two critical projects that will have a huge impact on our distribution.。哪两个方面呢?

一个构建服务、一个签名机制。这可能对于arch的包维护者来说是一个影响人生轨迹的改变。目前,arch 在构建软件包时部分操作仍需要手动干预:如手动开始构建、手动使用自己的密钥给构建好的包进行签名。这使得同一个软件包,对于不同的软件架构,包维护者只能多次重复上述操作才能完成全平台维护工作。这好吗?这不好。

一旦valve的这两项内容实现了,即可为arch带来类似SUSE的OBS的操作流程:维护者只需进行资源的修正,多平台打包及签名工作即可让构建服务自动完成。

那如上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几乎可以确定的是,SteamOS基于Archlinux定制的这个条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不会改变的了——只要这个合作真的可以持续下去的话。

其次,就目前针对valve的各种传言,valve如此深度的参与arclinux的建设更可能是其为自己下一步进军arm架构或者安卓架构的前一步布局。试想,一旦构建服务完成,无论是哪一种架构的软件包都可以更轻易的构建,那么SteamOS将不只是仅可以运行在x86架构的单一架构发行版,而是可以轻易的适配多种CPU架构的全方面操作系统,进而为Steam提供更多的运行平台。而Proton——这对于Windows用户可能也很陌生:SteamOS可以运行大多数游戏便归功于Proton这个中间层——一旦这个实现了自动构建和签名,那么Proton套件也可以通过一套设计而更全面的兼容于多种架构的硬件。那么会不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游戏开发者只需去适配Proton
套件,不需要再管运行proton的是哪种系统了。那如此一来,Proton便成为了一个平台,只要Proton可以运行,那么适配了Proton的游戏便可运行,这无疑简化了游戏适配操作系统的简易度,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当然,如此一来,Valve的VR眼镜芯片切换到其他更经济的架构便也是轻而易举了。

总之,Valve为 archlinux带来的改变,可大可小。就像Arch的这个邮件列表所说:

This opportunity allows us to address some of the biggest outstanding challenges we have been facing for a while.

转眼都到了2024年了。回看一下2023年,我居然发布了整整16个乱七八糟的内容,我实在太勤奋了。

那么,作为一个以类unix系统教程碎片为主的频道,在新年之际跟你分享一下2023年的一些变化。

更新频率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莫名其妙的没有太闲着,而没有太闲着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少打开家中常用的电脑,而不用家中电脑就意味着我这一年实际上很少使用Linux或者macOS系统。可以说,我在2020年换掉archlinux时候的预言在2023年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属实是: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但即使使用的频率很低,我还是将ubuntuunity更换到了Debian12。这可能是我这一年中最大的一个更改,这其中的具体原因我也有分享过,可以回看一下。

提到了乌班图,这让我想到了2023年乌班图的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变化:引入了基于flutter的应用商店。这项调整体现在了前几个月发布的乌班图23.10版本中,用以替代老朋友——乌班图软件中心。相对来说,新版本的商店有着更现代、更流畅、更一致的使用体验,可能也会助力乌班图全局snap化的布局。

可能你觉得使用flutter开发应用商店与全局snap化没啥关联,不过乌班图在2023年2月宣布,官方版本不再支持flatpak格式软件包开箱即用你又如何看待呢?很明显,乌班图为了推广并应用自己发布的snap格式软件包在自己的系统上不遗余力,撤销开箱支持flatpak可以说是最明显的一项措施。不过仅仅是无法开箱即用,你还是可以手动部署相关的程序以恢复flatpak支持。

顺带一提,即将推出的ubuntu24.04为长期支持版本也有一个新的变化,那便是它将可以获得长达12年的更新支持——当然,这需要你注册ubuntu pro。不过这项服务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是免费的,如果你习惯并长期使用乌班图的话,安装这个版本并加入ubuntu pro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你方唱罢我登场,与ubuntu所处的Debian分支相对的,则是RHEL分支中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变化:RHEL与2023年中旬宣布限制其源码访问。现在看来这个大概是转变CentOS性质的接续步骤:目前的CentOS完全可以说是RHEL的测试版,而曾经的CentOS则可以看作是RHEL的免费版。两者位置的变更似的RHEL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企业客户上,而无需再考虑普通用户。这个消息在刚发布时反响剧烈,不过就目前来看,这更多的改变了RHEL下游发行版的生存轨迹,对于其他分支,甚至RHEL本身的企业用户来说,影响不大——暂时不大。

现在从发行版层面剥离出来,看看内核层面改变人生轨迹的变化:支持周期从六年缩短至两年了——我是说LTS内核。这个变化大概对用户来说影响不大,毕竟现在常见的发行版,要么像SuSE,不更新内核主版本,但自己长期单独维护,以至于跟用新内核没啥区别;要么就像Arch,有新的就直接给更新上来了。但支持周期的缩短对与内核维护人员来说可是重大利好——再也不用管理那么多没啥人用的旧版本内核了。

上面这些2023年Linux世界的变化是好是坏还请各位评判。不过,Linux版Steam使用率超过macOS,从哪种角度来看到可以算是2023年Linux世界一个不错的消息吧——当然了,这俩货加起来都追不上Windows的零头,不过,这至少证明Valve这几年在Linux游戏领域所做的不懈努力不是白费的——要知道,为了能让Linux运行Steam 中大多数的游戏,Valve从大概疫情前便开始基于wine来开发Linux 的游戏兼容层proton,并在这些年中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截止目前,Steam上热门游戏通过官方测试可以运行的已经超过了10000款,而根据玩家的测试,这个数量可以上升至大约17000款。我想这对于一名普通玩家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但诚然,目前这个兼容层还不是十全十美:比如联网游玩的游戏,反作弊插件目前还无法正常运行。但车到山前必有路,由于Valve的proton套件是开源的,因此针对部分特定游戏,有个人开发者定制了proton套件,使得可以通过定制版套件达到正常运行带有反作弊插件游戏的目的。不过这些仍只是个例,Linux联网游戏任重而道远。

以上便是跟各位分享的2023年Linux世界的一些重大的、改变人生轨迹的变化。祝各位能在这曲里拐弯的人生中好好生活。

视频点此

对Windows 7 的支持已结束,然后就有不少的Linux发行版想蹭一波热度,趁机把Windows 7 用户拉过来。不过,用户真的就适合过渡到Linux吗?

其实作为一个纯Linux用户来说,我倒也挺希望能多点儿用户的

一、“钻空子”的软件商

如果你关注的话,会发现不少的发行版都在趁机拉拢,无论这些公司推出的发行版到底出不出名。比如Tmax推出的TmaxOS、Hancom推出的Gurem、Invesume推出的HamoniKR,你可能挺逗没听说过,但没关系,我也头回听说。不过也有一些知名的比如Ubuntu、Linux lite这些。

不过,真能如它们所愿吗?

二、为什么值得换

你可以翻我过往的内容,涉及到用什么操作系统的话题,我从来都讲因人而异。可能Linux有堆积如山的优点,但因为一个关键的软件不适配,那么就说明它并不适合。所以说,先让我们来看看Ubuntu的产品经理说的这些理由

  • 原本的程序在Linux依旧可以使用,包括谷歌Chrome、Spotify、Blender和微软自己的Skype

    With these apps, most PC users will be able to function as normal. You can continue to search the web, listen to music, watch films, talk with your friends and download new apps.
  • Linux安装软件更容易

    For general users, there is still a preconception that Linux is complicated... Plus, installing software on Ubuntu is actually easier than on Windows... On Ubuntu users install apps using the Software Centre and the Snap Store. Both are similar to the android and ios app stores you are used to but have been around much longer. And then installing is just a case of clicking install. Without needing to click through Windows asking to make changes to your computer.
  • Web app提供更多样的体验,如Microsoft Office Suite
  • 强大的社区支持

    It is free for anyone in the world to use, for anyone to contribute to, and so anyone can suggest or request new things. Even Microsoft is contributing in order to have their say.
  • 安全

    Every line of code is thoroughly reviewed and vetted by Canonical or a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If a bug in your system is found the update rolls out automatically to fix it without you needing to do anything. It’s done in the background to keep your computer secure by default.

至于Linux Lite,则直接模仿了Win7的界面,让用户感受到一种亲切感。

三、为什么不值得

纵使有各种优势摆到用户前面,也并不足以说服用户去更换他们的操作系统。就像Ubuntu的产品经理提到的:

Though to be clear, there are things that do not hold up. The two biggest stand out differences at the moment are gaming, and Microsoft Office.

...For example, installing Steam on Linux is really easy and there are lots of popular games available (Dota 2, 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 Hitman, Dota) to play. However, a lot of other popular games are not yet available to run natively. To play, they require work which could present a big challenge for the average user.

这是老生常谈的两个问题,也是一直在改善的两个问题,我之前有聊过,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四、我的观点

现在回到开头的问题:这股热情到底能不能为Linux带来用户量激增的现象呢?

我认为并不能,有这么几个理由。

1、用户习惯

还在使用Win7的用户中,大多数人都不喜欢Win10的强制更新策略。因此坚持使用Windows 7是保留传统Windows体验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说,这些用户只想要一个看起来和感觉像家一样亲切的东西,并不想做任何导致需要他们重新学习如何使用电脑的改变。因此这些用户不太可能迁移到Linux,反而可能会迁移到不再强制推送更新的WIn10上(我记得Win10应该可以了吧…)

2、安全不重要

就像前边那位产品经理提到的,Windows 7可以转移到Ubuntu,从而在无需硬件升级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安全保障。(Install Linux on any computer you like.

但话又说回来,既然支持已经结束了,而这些用户还在使用,那安不安全大概也不是这些用户看中的东西。

3、技术控

可能有人感觉喜欢折腾电脑的会更有可能换到Linux。诚然,这些人可能确实对探索非Windows世界感兴趣,但如果感兴趣,那么这些人应该早就开始使用Linux了,不感兴趣的话,那应该早就跑到Win10上了,Win7结束不结束的,关他们啥事?

4、盗版用户

曾经我买过一张Win7的安装盘,家庭高级版、专业版、旗舰版三合一的,5块钱。当年这种5块钱安装盘遍地都是。那你想想,你有关注过它能不能进行Windows update吗?

5、老软件使用者

还有那些使用老程序的用户,比如电车go通勤篇,这游戏在Windows XP上面都不一定跑得起来。假如说就有这么一个职业的电车go通勤篇玩家,那微软结束Win7的支持与运行Win98的他能有什么关系?

所以,尽管Windows7结束支持相比Windows Vista结束支持话题更热——或者说,Vista在去年4月份结束支持时候根本没人在意——但是我感觉Linux这边对此的期望确实过大了。Linux在技术行业中有自己的位置,使用它的人也有自己的理由。但说到底,到底怎么选择是用户自己的事情,就像推销员无论怎么说,我也不会买一款翡翠打造的担架的。所以Linux会因为Windows世界的变化而能吸引许多新用户吗?有人过来应该还可以,但大规模过渡,我觉得不行。

视频点此

大概是从去年,Linux阵营的改善仿佛充了会员一般……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贴近Linux。比如说微软的Linux子系统、WPS重启了Linux版本的维护、Steam开始Steam Play项目,使得非Linux阵营可以运行Windows专属游戏、百度网盘的Linux版、NVIDIA开始在Linux的驱动中加入双显卡支持……

到现在,连QQ for Linux都诈尸了

现在,在电脑版的QQ下载页的其他产品中,赫然放着 QQ for Linux 的下载入口

点进去,提供了几乎各个主流分支的安装包,直接下载安装即可。

但是,请永远记住:

Arch的源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如果没有,那么请使用AUR

至于体验如何,可以看我的视频。我在这里只想展示一下linux中国对于这次复活的一段评价


在 10 月 24 日这个程序员节上发布了 Linux QQ 2.0 版本让人觉得有点无厘头,甚至让人觉得可能仅仅是一个快闪活动,频繁的断线都让人担心是不是到了 25 日,可能 Linux QQ 就又不能用了。在 1024 程序员节的释出,使得 Linux QQ 可以以一个怀旧的形态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但是,同样的,在这个节日的释出,也让人觉得这件事似乎并没有相信中的那么重视,对于 Linux QQ 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且,腾讯并非一个慈善组织,对于腾讯这样的一个企业,是否会长期为一个很难产生现金流,而且小众的操作系统提供长期维护还尚未可知,更是让人无法相信 Linux QQ 的未来。

近两年来,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不断的刷屏,我们也一次次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而欢呼。但是,高潮之后,还能剩下来的是什么?

我一直强调,操作系统卖的不是系统本身,而是卖因其产生的生态,由生态倒逼用户为系统本身付费。就如同我尝试很多次从 iPhone 转回 Andorid ,从 macOS 转回 Windows,但是,也正如我自己每次失败后的总结一样,我没有办法完全抛弃掉 iPhone 、macOS,因为其所带来的生态是我无法迁移到 Android 上的,被操作系统所挟裹,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是:最终,我还是回到了 iPhone 所构建的生态。

对于 Linux 也是一样的,Linux 的服务端的用户诉求是明确的、简单直接的、绝大多数场景都可以被覆盖掉的。而桌面端的产品可能会有数万种不同类型的需求,这使得产品经理在进行设计时预见不了需求的问题,也就很正常的问题。

我们回过头去看,Linux 想要占领桌面市场还需要什么呢?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 Linux QQ,我们需要给更多人提供 Linux 上的微信、办公套件等等一系列软件。没有这些软件,我们就很难让用户迈过入门的第一关:我如何登录 QQ /微信和我的同事、家人沟通。如果他发现,我用了 Linux ,但是我却没有办法使用 QQ /微信进行沟通,那么我用 Linux 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 Linux 来说,除了去适配这些我们所熟悉的软件以外,更是需要有厂商能够面向 Linux 开发出独占的杀手级用户,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推动一个操作系统的发展。

如果 Linux QQ 仍然继续更新,那对于 Linux 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一些做的好的、做的不好的应用,都可能会重新考虑创建自己的 Linux 版本。而过去,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


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这种观点的。不只是腾讯QQ,算上之前发布的百度网盘,我也觉得是为了顺应国家政策而不得不开发出的产品。所以说,很多国内Linux用户一看到QQ for Linux复活了,就好像多大的喜事一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甚至乐观的认为腾讯良心发现……

谈不上,甚至对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有一股愚昧的印象。目光真的就只能看这么近吗?如果说,腾讯在之后发布了更多的迭代版本,功能上不求跟上Windows,能跟上OSX,再说它“良心发现”也还算过得去(虽然我不认为发布Linux版本软件能跟所谓“良心”挂上钩)。现在仅仅发布了一版便如此兴奋,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所以,请保持平常心。就仿佛Windows又新出了一个软件一样的心态来看待QQ for Linux的复活吧…

视频点此

之前的内容中,我提到了Arch中高级的英特尔、英伟达切换方案。如果你还记得,就应该知道,当时我说了一句“Hybrid项目不用管,用前两个就够了”。

Hybrid,翻译成“混合”。但是林纳斯曾说过一句名言:

So, NVIDIA, fxxk you!

不禁让我感到疑惑:这个Hybrid真的有用吗?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我翻阅了这个显卡切换项目的git。其中一则issue引起了我的兴趣

issue

其中提到的链接第二段是这么说的:

The NVIDIA 435.17 driver has a new PRIME render offload implementation supported for Vulkan and OpenGL (with GLX). This PRIME offloading is about using one GPU for display but having the actual rendering be done on a secondary GPU, as is common with many of today's high-end notebooks that have Intel integrated graphics paired with a discrete NVIDIA GPU.

NVIDIA的Linux驱动终于开始支持双显卡了。虽然依旧闭源,但至虽然开始针对Linux的驱动进行改进,但这其实也说明不了太大的问题,直到又看到了这个新闻

NVIDIA,也开始涉足开源领域了。

为什么说也?

IBM收购RedHat、Steam开始专门提供Linux支持、微软加入Linux基金会、腾讯宣布开源……这些都算得上是英伟达的前人。尚不必说一直推崇开源的英特尔、有自知之明主动开源的AMD了。

所以,开源到底好在哪儿了?

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开源是什么意思?

字面理解,就是开放源代码。但是,这不代表你可以任意使用,更不意味着开源就是免费。它有很多方式可以实现盈利:双重许可、有偿技术支持、软硬件一体化…开源不是做慈善,更不是反开源的一个理由。

然后,就可以来说说开源的优势了。

我记得我在之前关于N卡A卡的内容里就说过一个优势:让更多人参与到程序的优化中。付出同样的成本,得到更多更全面的维护,“白嫖”谁不爱?

这是对于作者的,那对于用户,开源的优势在哪儿?

可以直接看到源码。一款闭源软件,你既不知道其构成,又只能从部分渠道得知它的安全性。而开源让你真正的“眼见为实”。就像前一阵子Deepin被传代码内植入了监视代码,直接被中国监视。虽然是谣言,官方也解释过CNZZ代码段的作用,但多少的可以说明开源这种看得到的安全。

完全定制。能得到源代码,这便使完全修剪成为了可能。

北京地铁为例。房山线老车的车内屏幕使用XP系统(也可能是CE),因为现在车均崩溃,你可以很方便的看到界面细节。这也是XP时代的一个典型代表:在那个时候,很多设备选择了XP或者CE作为嵌入式系统。但伴随着设备多样化,Linux逐渐受到重视,就像9号线站台屏。因为Linux本身占用就不高,加上Linux的开源性,可以做到完全的修剪,进一步减少占用、节约硬件成本。

但是,这种随意性使得它有个对应的问题:“百家争鸣”。

Windows只有Windows,而Linux有各种各样的Linux。这就使得原作者对项目控制能力有了限制。

所以说,就像微软从“Linux是毒瘤”到现在“我们是一家开源公司”的转变,开源随着科技发展正逐渐的被重视起来,设备的多样性也在催化着开源的完善、壮大。

视频点此

你要注意看这个标题。我并没有指定主语。这说明,不是我换回了Windows,也不是你换回了Windows。而是那些看过我这个视频之后,盲目的切换到了Linux而并没有做任何了解的用户。说到这儿我还得啰嗦一句:这个视频从简介到动态,都说明了只是我的感受,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把它当成一个推荐视频呢…既然这样,那我就再做一个与之相反的内容,让你看的更清晰一些吧。

1、硬件支持

硬件支持总会是Linux的一个问题。通常是因为厂商不打算支持Linux,或尚未适配。如一些无线网卡,或者最新的硬件。但这其实不代表以后不会支持。最典型的就是英特尔的CPU,当新的CPU上市时,Linux通常要延后几个月才能获得相应的支持。所以如果你把Linux装在一台拥有最新CPU的电脑上,那么它通常是不能正常运行的,这一定会驱使你回到Windows。但几个月之后再安装Linux,由于有了新版本的内核,通常就可以了。

2、太多的选择

Windows只有Windows,而Linux有很多Linux。

Linux有各种各样的发行版,而你在这个基础上又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权。包管理器用哪个、桌面环境用什么、观感主题怎么配、文件管理器装哪个…成千上万的方案对于新用户来说,压迫感很强——当然,也是选择困难症的地狱。

这便会导致一种情况:用户不喜欢这个发行版,因此去尝试一些其他的。试过一些之后:好了,我有了一些了解了,所以现在我想回到Windows了。因为Windows很棒、我很熟悉,并且我知道我要用什么来做什么;而Linux有很多东西要学,有很多东西要自定义。对于新用户来讲,我要怎么自定义是一个选择上的难题,自定义很可能会导致的一些问题则又是一个技术性难题。

3、游戏

你需要明白一件事:现在的Linux娱乐性已经强大很多了。

因为我也玩游戏——当然是使用我的Linux:欧卡2、call of the wild、gta5、csgo、喋血街头…但很多用户并不这么做,甚至连尝试都不尝试就给出“Linux娱乐性不高”的结论。这在几年前是很正确的,但现在再说这种话,我只想给他冠以“落后”、“云用户”这几个标签。因为他不知道protondb.com——一个告诉你Steam的游戏在Linux上运行状态的网站,也不知道lutris.net——一个帮你整理并且一键运行非steam游戏的应用,更不知道在Steam里边,通过Steam OS标签得到的游戏结果只是Linux可以运行的游戏的一小部分。至于为什么,以后再说。你只需要明白Linux的娱乐性不再是几年前的穷苦样便可以了。

但不可否认,无论如何,Linux可以游玩的游戏数量也是比不上——可能永远也比不上Windows的。所以仍然有一部分游戏会让你放弃Linux。比如PUBG,以及一些需要VR设备的游戏。

4、软件缺失

这可能是很多人换回Windows的一个问题所在。比较有代表性的软件就是Adobe Creative Cloud和Microsoft Office。这些虽然可以通过wine来运行旧版本的,但表现一般不会很好。所以如果你一定要使用它们而不愿意去使用替代品,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好好的待在Windows,不要再考虑Linux了。

同样的比如CAD制图,Linux下面与AutoCAD操作思路类似的一款替代软件叫做DraftSight,还有其他比如FreeCADOpenCAD等等替代品。

总之,软件缺失是大问题,但除非真的是小众的软件,通常并不会真的缺失,只是看你愿不愿意百度一下相关替代软件,想不想使用替代品——不需要适应新操作新思路便可上手的替代品,仅此而已。

5、缺少技能知识

没有对应的知识可能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了。

只看日常使用的话,Windows相当易用——从它的观感以及广大的用户群就可以体现出来。但Linux,就像刚刚所讲,有太多的选择权和自定义权,学习每一种选择的操作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

Linux就像Minecraft,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前提是你要研究,你要有一些知识才能充分的利用它。

但很多用户只是想通过他们在Windows上已经获得的知识来使用他们的电脑,对学习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并不感兴趣。所以,这便从根源上杜绝了他们更换操作系统的可能,进而形成了用户黏度。这对于其他软件、甚至是日常生活同样适用。


以上,是我总结的会让你放弃Linux的五点。在之前的视频里,我从动态到简介都说了:只适用于我自己,不要生搬硬套,所以你非要把它当成我推广Linux的视频,那我也没辙。我从来不会推荐人们去使用哪一个操作系统,因为这种东西最好的答案是去自己尝试。我只是我,我习惯它,所以我使用它;我把它推荐给你,你不习惯,那么你对它的第一印象便是差的,这很不好,甚至形成刻板印象。只有当你想的时候,再去了解它、熟悉它,这才是接触新事物应有的过程。人云亦云,盲目跟从,图一时新鲜,总不会是一个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