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话 发布的文章

视频点此

如果你看过了上次的视频,那么现在你的服务器应该已经被你赋予了运行网站的能力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快速的搭建一个个人网站出来呢?今天着重来看看这个问题。

当然,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写——只要你有时间来做这件事。但从零开始这东西,又难又麻烦,就不如利用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来实现对不对。那么,现如今都有哪些解决方案可以供你使用呢?

很多。所以我也不可能都介绍一遍。找一些非常容易上手的方案来介绍,我说着也省事你听着也明白,两全其美。

WordPress

一个非常知名的方案——WordPress。

这是一个可以算得上是全能型的解决方案了。它可以让你轻松搭建诸如论坛、网店、CMS等各种类型的网站——即使WordPress最初是以个人博客的身份出现的。

WordPress的用户规模很庞大,在百度上面以WordPress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成千上万条相关的结果。此外,如果关注一下网站和大型博客的页脚——好像大型博客这词听着有点儿怪…但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那种内容庞大、流量也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你会发现有不少都会留下一句:Powered by WordPress。可见WordPress这老大哥在业界的地位。

它为什么可以这么流行?首先,插件系统庞大,这使得管理员可以通过WP很方便搭建各种类型的网站;其次,部署方便。方便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

在这之前,默认你是跟着我上次的视频,是个宝塔用户啊。毕竟我面向新手,图形化终归会更亲民一些。

  • 进入宝塔面板,选择网站—添加站点
  • 弹出窗口,这里有几个注意的地方

    • 想必你还没申请域名。所以在域名这里直接填入你服务器的IP地址即可
    • 根目录的文件夹名称是可以自定义的,可以随便修改
    • FTP可以不创建,毕竟有宝塔面板,用不到FTP来管理文件。不过对于文件夹操作,还是FTP更方便一些
    • 数据库选MySQL,版本应该只有一个,用户名密码设置好
    • PHP版本选择5.6,应该也只有一个
    • 提交,这时会告诉你一些用户名和密码,尤其记住数据库的各种信息
  • 现在在网站的根目录应该可以看到刚创建的文件夹了——不出意外,应该是/www/wwwroot/下面有一个文件夹,进入
  • 现在去往WordPress官网下载最新的WP,最好用tar.gz方便一会儿操作。另外为了避免下载再上传,可以复制下载链接,切换到刚刚的宝塔面板,点击远程下载,直接将文件下载到服务器上。当然如果没有宝塔也无所谓,终端命令下面的wget同样可以做到
  • 现在回到宝塔面板的首页,启动底部功能区的宝塔SSH终端,进行下述操作

    • cd命令切换到网站根目录
    • tar -xzvf 下载的文件名,将压缩包解压到网站根目录下
  • 好了,现在打开浏览器,输入ip,回车,WordPress的部署界面是不是出现了呢?根据提示填入,确定。一个新的WordPress站点出现了

这里可能看起来比较繁琐。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你可能用的是Windows系统。如果你也使用Linux,完全可以在文件管理器的地址栏输入sftp://ssh的用户@地址:端口号来挂载服务器磁盘,一切操作就好像在自己电脑上一样,简单明了。

有没有被Linux吸引到?

Typecho

使用WordPress,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如果有问题,百度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解决方法。但正限于其功能强大插件繁多,以至于其在一些低配置的服务器上(VPS、树莓派等等)运行速度比较缓慢,从而使得网站的浏览体验变差。如果你没有很多的建站需求,仅仅是想搭建一个自己的博客,那么Typecho这个方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Typecho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开发进度异常缓慢——十多年了,刚刚到1.1版本(17年10月释放的最新版本)。但正是因为其开发慢,所以插件们不需要频繁的更新以兼容新版本,也使得功能的追加基本为0。所以到现在typecho仍然是一个完全专注于个人博客的一个系统。更简介的功能使得其在同等硬件配置条件下,其执行速度要优于WordPress,特别是在低配置的VPS上。

其部署过程与WordPress几乎相同,所以这里就不再说明了。


两者各有优劣。你要怎么选择呢?

我觉得上文我已经给出大概的答案了:如果你需要搭建很多种类型的网站,有很多的功能需求,那么使用WordPress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反之,如果只是想做一个个人的博客,那么Typecho的轻量快速同样会让你眼前一亮。

但是,市面上的建站方案千千万,这里提到的这两个仅仅是动态站家族的两名成员,静态博客的方案一样很多。但是由于静态博客要求每次编写好一篇文章之后,需要手动执行生成网页的命令并上传到服务器,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维护,或者初次接触个人博客的话,还是动态站来的更直接一些。

至于插件和主题,无论是WordPress还是Typecho都可以很方便的安装使用,这里自己探索一下就可以了。

建立一个个人博客是不是很简单呢?那么服务器还能干什么,我下次接着说。

KDE Plasma 桌面环境 5.16 Beta 版已发布。KDE Plasma 5.16 是重大更新的版本,在优化后台性能和改善诸多核心组件的同时还引入了诸多新功能,从而让 KDE Plasma 更稳定,使用体验更优秀更充满乐趣。

KDE Plasma 5.16 的更新亮点之一就是对通知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全新的通知系统支持“Do Not Disturb”勿扰模式,为文件传输提供了丰富的通知信息,更智能地分组历史通知,以及在全屏应用中显示通知,而且重新设计的、更实用的系统设置页面提供了大量自定义配置选项。

全新的通知系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更新就是大幅改进登录、登出和锁屏主题体验,在 Wayland 上改善对 NVIDIA 专有图形驱动程序的支持,在 Plasma Discover 中改善对 APPImages 的支持和可靠性,并大幅改进网络插件。

此外,KDE Plasma 5.16 中大部分大多数设置页面都得到了视觉调整,在 Plasma Desktop 的插件、系统托盘、壁纸幻灯片设置、Dolphin 文件管理器、Plasma Vaults、Breeze 窗口和菜单阴影颜色等细节方面也进行了改善。

KDE Plasma 5.16 桌面环境的最终版本将于2019年6月11日推出。与之前的所有版本一样,它将采用新的默认壁纸,不过这次 KDE 项目团队通过举办壁纸比赛,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提交他们的艺术作品,然后通过投票进行选择。获奖者可以获得一台内置 KDE 的 Slimbook One v2 电脑。

文章来源:OSCHINA社区

各位Creative Cloud的使用者,如果你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自己的app的话,最好尽快去查看一下自己的收件匣。早些时候Adobe曾发信告知用户,称继续使用旧版CC软体的行为可能存在「被第三方侵权索赔」的潜在风险。官方在邮件中甚至还会列出订阅者所安装的旧版app,某些情况下他们还会告诉用户对应的最新版本该去哪里才能找到。而在Twitter上回应某位使用者的推文时,AdobeCare的官方帐号更是透露,从今往后用户将只能下载到CC软体最近的两个版本。

在发给AppleInsider的声明中Adobe表示:「Adobe最近终止了部份旧版本的Creative Cloud应用,使用对应版本的消费者已被通知未来将无法再使用这些软体,不过官方会指引用户如何升级到最新的可用版本。」但对于所谓的「第三方侵权索赔」,公司代表暂时没法评论,因为这可能涉及到正在进行中的官司。

根据AppleInsider的猜测,Adobe不愿提及对手,很有可能是在2018年3月指控他们没有遵守授权协议的Dolby。按照原本说定的条款,Adobe有义务向Dolby透露使用后者技术产品的销售情况,并支付对应的授权费。但Dolby在指控中声称Adobe存在拒绝为使用了授权技术的产品支付费用的情况,而且还不愿提供审计所需要的资讯。对于这种说法,Adobe自然是不会认同,而双方的纠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

基于这样的前提,Adobe此次停止旧版的行为不免让人猜测跟与Dolby间的官司有关。但不管怎么说,肯定有不少用户因此受到了影响。而从网路上的反馈来看,不满的声音还真是挺多的呢。

来源:Adobe 警告Creative Cloud 用户:使用旧版软体可能面临法律问题-engadget中文版

Google在近期I/O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今年新推出的Chromebook都将能执行Linux。

其实去年Google便计划要让Chromebook支持Linux,不管是Android或Chrome OS都是以Linux为基础而打造的,但这两个平台并未直接支持Linux,在Chromebook上,用户通常必须切换到开发者模式,并安装Crouton工具以执行Linux。

但根据ZDNet的报导,现在只要按下Chromebook上的搜寻(Search/Launcher)键,输入Terminal,就会叫出Termina VM,就能开始执行代号为Stretch的Debian 9.0。

若是要执行Ubuntu或Fedora等Linux版本,也只要多几行Shell命令即可。

此外,在Chromebook上的Linux并非以双重开机模式执行,而可同时执行Chrome OS及Linux两个平台,因而方便随时切换,若再加上Chromebook早就开始支援Android,意谓着开发者可一并在Chromebook上打造支援3种平台的应用程序。

文章来源:今年所有新版Chromebook都可執行Linux - iThome

视频点此

经常会看到有询问我操作系统和桌面的评论或者弹幕啊。而且之前也有私信问我是怎么配置我的桌面的。今天就统一的来说说,我的图形界面是怎么炼成的

我的KDE桌面

一、关于桌面的调整

先来公布答案。我用的是Archlinux,安装了KDE桌面。具体怎么调整的,一会儿提到。

在调整之前,我想先唠几句。在如果你在b站——不用b站,就百度搜一搜关于Linux图形界面的美化,比如搜“gnome 美化”或者“KDE 美化”之类的,随便点开一个帖子或者评论就可以看到,一定会有人说美化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事情。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攒到现在才做这个主题的原因。

但是,希望你可以明白一点:我的这个桌面并不是美化的结果,这里边一切的元素都是KDE装好就有的插件——除了两个一会儿会提到。所以如果你认为连调整自带的组件位置都算是在做“无意义的美化”的话,那么主题商店的存在就完全是图形界面的一个败笔了。

另外,我不想做这个视频还有一个原因。因为KDE的可定制性太强了,所以我怕你看过我的视频之后会被我的布局方式限制住而削弱了你的创造性。所以请一定记住:我最终做出这个视频,一来是想跟各位说清楚我用的是Archlinux+KDE,二来可以告诉你,KDE的调整入口分别在哪儿,有什么作用。但到底怎么设计,我希望你不会因为我的这个视频而被束缚住。

二、调整

默认你已经安装好KDE了。如果没装好,请去往这个视频。这个视频里边,KDE的中文包已经合并了,所以不必安装KDE的中文包了——其实那个包都找不到了你也装不了。

进入桌面后,我们从最基本的配色开始——我演示一遍就行了因为几乎所有东西都是自带的,你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操作就能找到。

2.1 配色调整

  1. 打开设置—工作空间主题,选择微风,这应该是默认值。
  2. 点击Plasma主题,选择微风,应该也是默认值。
  3. 回退到主列表,点击色彩,选择亮色微风
  4. 选择应用程序风格—窗口装饰,选择微风并点击配置 微风
  5. 弹出窗口切换到阴影标签页,选择很大,确定,回到主界面点应用。
  6. 切换到按钮标签页,通过拖动对标题栏按钮位置进行更改,应用。
  7. 如果你的设置这里有GTK窗口装饰,请同样将主题调整为微风,下面的图标调整成微风,保存即可。
  8. 回退到主列表,点击桌面行为—桌面特效可以设置像我这样的关闭破碎,或者窗口躲避等等很多效果,自己调吧我就不演示了。

至此,基本的配色就做好了。然后,就是托盘和dock。

2.2 托盘和Dock

  1. 桌面右键—添加面板—应用程序菜单栏,全局菜单的面板就创建好了。
  2. 点击全局菜单面板最右边的设置—添加部件,加入搜索调度器、数字时钟、系统托盘。如果时钟想弄成我这样,可以右击时钟—配置,并按照我这样设置,保存即可。
  3. 调整好每个部件的顺序,点击面板设置中的添加间距,并放置在全局菜单和其他部件之间,完成部件的右对齐。
  4. 再次打开添加部件,点击底部的获得新部件—下载Plasma部件,搜索安装application titleNetwork Monitor`,并添加到面板中。
  5. 右击 Application Title插件—配置,弹出的窗口中像我这样设置,确定。
  6. 使用pacman -S latte-dock安装并启动Dock插件,我的KDE就这样练成了。

所以做成我这样的桌面是不是太简单了?所以不是我会美化,只是因为KDE的底子好。仅仅调整了这么几个地方,就做到我这样的桌面了。所以而KDE还有很多配色,很多插件供你使用,我只是抛砖引玉而已,千万不要因为我的视频而束缚住你自己调整KDE的思维,我可担不起这责任啊。

当然就算你照着我这视频设置好你的KDE了,你可能会发现仍然有些地方不一样,尤其是Dock。这是因为Dock也有一套自定义的主题设置,右击选择停靠栏/面板设置就能看到了。但是我不想细说了,原因跟刚才一样,希望你可以Stay Creative。

终于,所有工作都搬到我的Arch下面了,所以我把我的磁盘重新分了一遍区。这样一来分区更清晰,完全遵循了Linux 的文件管理习惯。但是因为我的电脑安装了三块硬盘,所以对一部分分区做了LVM,便于将多个磁盘统一成一个分区来使用。但这个过程中的坑还是有一些的。为了以后重装(如果需要的话)便捷,记录一下我的Arch配置过程。

一、我的分区结构

我的硬盘为128GSSD(sda)+1TSSD(sdb)+1THDD(sdc).分区方法如图所示

其中,两个lvm2 ps(物理卷)组合成了一个lvm卷组(类似windows跨区卷),名字叫linuxroot,在这个卷组上建立了一个ext4格式的逻辑卷,名字为rootfs。相当于这两个ps合起来的大小等于rootfs这个分区的大小(系统就安装在这个分区上)。

二、lvm的划分方法

我是通过KDE分区编辑器进行的,所以简单的记录一下即可。如果需要在安装过程中进行lvm相关的创建操作的话,需要另行搜索fdisk相关命令。这里只记录KDE分区编辑器的操作步骤。

2.1 创建物理卷

  1. 右键点击一块未分区的磁盘区域,选择新建
  2. 弹出的窗口中,“文件系统”选择lvm2 pv,确定
  3. 重复前两步,将想要组合到一起的区域都创建成lvm2 pv分区格式
  4. 应用更改,使操作生效

2.2 创建卷组

  1. 点击工具 - 新建卷组
  2. 设置好卷组名称,并在左侧勾选想要添加的物理卷,确定
  3. 重复前两步,按照自己的需要创建足够的卷组
  4. 应用更改,使操作生效

2.3 创建逻辑卷

进行过前两步后,主界面左侧的“设备”列表中应该已经出现卷组的选项了。点击对应的卷组切换,即可像操作磁盘一样,对卷组的空间进行划分,创建逻辑卷了。

与一般的分区不同的是,这里需要指定一个逻辑卷名称。

注意:这种逻辑卷的lable表示为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或者是/dev/mapper/卷组名-逻辑卷名

三、lvm上安装Archlinux

按照Arckwiki的Installation guide进行到挂在分区之后(lvm分区挂载与一般分区挂载的命令相同,只是注意分区表示的形式即可),按下述步骤继续。

3.1 开启lvm支持

  1. 输入如下命令

    modprobe dm-mod
    vgscan
    vgchange -ay
  2. 编辑 /etc/mkinitcpio.conf ,在HOOKS一行添加 dm-mod、lvm2。即 HOOKS="dm-mod base udev ... block lvm2 filesystems"

之后返回Installation guide继续,直到安装了grub包后(安装grub进boot前),按下述步骤继续。

3.2 开启硬盘系统的lvm支持

  1. 编辑/etc/mkinitcpio.conf,在HOOKS一行添加lvm2。即HOOKS="base udev ... block lvm2 filesystems"
  2. 运行命令mkinitcpio -p linux

之后返回Installation guide继续,直到结束。

注:

  • 如果有异常,尝试向系统中添加lvm2这个包
  • 不推荐将efi分区放在lvm2卷组中(设置太麻烦),直接在硬盘上分出一部分比较好

四、软件包相关记录

4.1 图形界面

我永远追随KDE!

这一步安装的软件包是一些基础组件。如果想的话,在这里也可以只安装桌面环境,其他的都留到之后安装。

推荐在这一步安装以下软件包:

pulseaudio pulseaudio-alsa #声音相关
pulseaudio-bluetooth #蓝牙耳机
xf86-input-libinput #触摸板
plasma-meta #KDE桌面基础环境,更多组件可以在之后按需添加
fcitx kcm-fcitx#小企鹅输入法
sudo #sudo命令
latte-dock #KDE的dock栏插件

注意启动这几个服务:

systemctl enable sddm
systemctl enable bluetooth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systemctl enable dhcpcd

注意:

  • sddm不可用root账户登陆,需要创建一个非root账户。通过命令useradd -m -g users -G wheel -s /bin/bash 用户名完成。
  • 设置用户的密码。包括root(如果之前没设置的话)
  • 需通过visudo命令,去掉%wheel ALL=(ALL)ALL一行的%,以让所有用户可以使用sudo命令。

4.2 配置软件源

添加archlinuxcn源,并打开32位库。

编辑/etc/pacman.conf,去掉[multilib]部分的注释,并在文件的结尾增加下面的文字:

[archlinuxcn]
Server =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rchlinuxcn/$arch

刷新软件仓库之后,通过pacman -S archlinuxcn-keyring增加cn源的钥匙环。

4.3 几个对我个人来说比较重要的组件

  • pacman -S yaourt,安装aur的辅助工具(需要archlinuxcn源的支持)
  • yaourt -S octopi,KDE下面的图形化包管理工具,4.4一节中一些模糊搜索安装用这个很快捷

4.4 额外功能的补全

4.4.1 全局菜单

安装以下几个包,即可实现几乎所有窗口的全局菜单化:

appmenu-gtk-module
octopi中,搜索 **dbusmenu** 得到的所有结果

4.4.2 Intel + NVIDIA双显卡

安装以下几个包:

nvidia #英伟达驱动
bbswitch #独立显卡电源控制
optimus-manager-qt-kde #能完整发挥独显性能的解决方案

4.4.3 zsh

通过pacman安装zsh,然后将此文件的内容覆盖到~/.zshrc中,完成配置。

注意:

  • 需要事先安装git命令
  • 通过chsh -s /bin/zsh来更改当前用户的默认终端

4.4.4 tlp

极致省电,电池电池工作时间赶超Windows. 根据我自己的笔记本优化,只适用于我自己

按照这篇文章安装tlp以及相关软件包并启动服务。之后将此文件中的内容覆盖到/etc/default/tlp中,保存即可

在tlp更新到1.3后,配置文件结构变更。上面的文件虽依旧可用,但位置应放在/etc,并文件名应变更为tlp.conf。最好的方法是对照上面的文件手动修改/etc/tlp.conf至一致。

4.4.5 DaVinci Resolve的依赖

可以通过aur安装DaVinci Resolve,但是依赖不全。需要手动添加下述依赖包:

cuda opencl-nvidia

最好将可选依赖都勾选上避免意外错误。同时调整Davinci Resolve的启动命令为通过独显启动。

4.5 一些常用的软件包

并没有全部记录下来。仅仅是将一些可能会忘掉的软件包名称记录在此。
软件包名用途
TIMdeepin.com.qq.officearchlinuxcn/aur-
微信wine-wechatarchlinuxcn/aur避免deepin-wine依赖的冲突,还能自由更新版本
DaVinci Resolvedavinci-resolve(free版本)davinci-resolve-studio(专业版本)aur,安装包需要自行下载并放到指定目录专业视频制作软件
Chromegoogle-chromearchlinuxcn/aur-
网易云netease-cloud-musicarchlinuxcn/aur-
WPSwps-officearchlinuxcn/aur-
typoratyporaaurMarkdown编辑器
Arctimearctimeaur字幕制作
motrixmotrixaur全能下载工具
gnome-settings-daemongnome-settings-daemonextraKDE下运行deepin-wine的一个关键组件
百度网盘baidunetdiska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