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Linux 下的文章

视频点此

在Windows下,很多用户都会考虑清理系统垃圾这个问题。除了一堆软件管家提供的垃圾清理功能外,Windows自己也提供了磁盘清理小工具。那么,在Linux下,垃圾清理工作要如何完成呢?

一、需不需要清理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习惯问题,在Linux下面,我对系统垃圾问题关注的格外少。也许是不影响操作效率导致的吧。所以,到底需不需要清理垃圾就要看个人的使用情况了。至于我唯一能想到的清理时机,就是磁盘空间不足的时候了……

1、查看占用情况

但是通常来讲,Linux对垃圾的控制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即使是磁盘空间不足,更大的可能性也只是装的东西太多了。为了判断到底是不是垃圾占用了太多的空间,可以来分析一波分区的占用情况。

Linux下,这个操作十分简单。只需要通过命令sudo du -h --max-depth=1 [路径]来查看。比如查看根挂载点的占用情况,只需要通过sudo du -h --max-depth=1 /即可。不过到底是不是垃圾导致的空间占满,这就需要看到底是哪些文件夹占用了很大的空间了。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根挂载点下一些关键的文件夹。

  • etc:配置文件目录
  • boot:引导目录
  • opt:第三方软件的一个安装位置
  • root:root的家——没错,root的家目录并不是/home/root/
  • tmp:临时文件
  • usr:存储了所有命令、程序库、文档以及诸如帮助文档等其他文件
  • var:存储运行时不断变化的文件
  • proc:存储了所有的虚文件(如CPU、分区、内存等)。这个应该是最能体现一切皆文件精髓的文件夹

这下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文件夹,就不一一介绍了,通过文件夹名称都能理解存储的内容是什么。

在上面的文件夹中,usr以及usr的部分子目录(如share等)也会以隐藏目录的形式出现在用户的家目录下面。这其实只是全局和用户的区别而已,功能是相同的。

而在上述的文件夹中,有两个文件夹是比较特殊的:

  • tmp:其中的文件通常会自动清理
  • proc:其挂载在内存中,永远不会被保留。因为它只是描述了这台电脑在当前时间节点拥有的所有属性

2、何时需要清理

所以,可以发现,能出现垃圾文件的文件夹只可能是tmp或者var。所以,如果这两个文件夹有较高的空间占用,那么就意味着你可能需要进行磁盘整理了。

但,为什么说是可能呢?因为var大不一定就是垃圾多。具体可以浏览一下var这个文件夹。

这个文件夹的名称都比较简单明了,便不再过多解释了。不过总的来讲,你不能一股脑的把var里的内容全都删掉就对了。

二、如何清理

1、手工清理

其实,不只是var,其他文件夹我也不建议直接删除掉——即使其他文件夹确实也可能出现垃圾文件。因此通过下面步骤进行一下瘦身是最保险的。

首先,清除无用的依赖。

很多时候,由于依赖更新等各种原因,部分包会变成孤包——我的意思是那些谁也不再需要它的孤儿们。因此先对这部分进行一下清理。

apt系列很容易,直接使用autoremove参数即可。

pacman系列虽然也可以一句话解决,不过为了方便记忆,这里将其拆分为两个简单句。

首先:pacman -Qdt即可列出作为依赖安装的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再依赖它的包

然后:正常删除这些包即可

其次,清理软件包缓存。

这个缓存指的是安装软件时保留在系统的安装包。有些桌面或商店会自动清理,所以这部分的占用大的很大,小的几乎没有。

apt系列,使用clean参数完成清理。

pacman系列,使用paccache -r完成清理(需安装pacman-contrib

之后,考虑清理日志。

如果你的/var/log占用了比较大的空间,可能是有些程序的日志文件太大了。看看最大的,删掉就好了。

2、软件清理

如此做完,如果空间没有特别明显的改观,或者不想这么麻烦,那么就直接使用软件进行垃圾清理吧。

使用软件还有一个好处:用户家目录下面的垃圾文件保存的位置没有根目录那么规律,很多都在以软件名为名称的隐藏文件夹下的某个子文件夹中。所以通过软件清理避免了手工进入这些文件夹进行删除操作。

使用的软件叫做BleachBit。安装好后启动,勾选想要清理的内容,点击清空等待完成即可。

其中,有一些勾选是比较有危险性的。正如Windows下面软件管家的垃圾清理一样,你可以阅读每一项的说明,然后自己决定到底清理哪些。如果仍然不确定,可以在勾选之后点击预览,待分析完成后便可以浏览将要删除哪些文件,以确保不会进行危险的动作。

没有错,从软件清理来看,你并没有必要了解我前面的那一大堆东西,只需要装好软件,然后让它自己分析删除即可。前面的那一大堆,只是让你体会一下一款垃圾清理软件都在干什么——Windows下的垃圾清理软件也是一样的。

视频点此: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

一、红酒?

红酒,英文wine。当然,电脑界的wine并不能喝,而是一套组件,这个组件可以使得windows程序运行在Linux和MacOS上。可以说,如果需要在Linux上运行windows程序,那一定会利用wine或者通过wine的一些组件来实现——无论游戏还是应用。

那么wine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按照官方的说法,wine是一个兼容层而不是一个模拟器,也就是说,wine与虚拟机不同,而是直接让linux拥有执行windows指令的能力。有些观点认为wine这个东西是在最近一些年里边出现的,确切的说应该是wine在最近几年才真正的易用起来。它的金主——CodeWaver早在25年就开始了wine的研发进程。而wine的商业版——Crossover,则是CodeWaver的一个收入来源。与wine需要用户自己配置的区别在于,wine商业版可以以自动完成运行应用程序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从而构建起了在Linux和Mac中一键安装windows程序的能力。很好用,如果你需要wine,自己又不会配置,那么可以尝试购买一份crossover来使用。

二、版本?

当然,如果不想花钱,可以使用crossover的开源版本——wine,同样可以完成crossover相同的功能——当然,很多步骤需要手动操作才能完成。但是因为它开源,所以各种大神为了解决各种应用场景制作了各种版本的wine。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wine的这些版本。

1、正统

你可以从你的Linux仓库中直接获取到正统的版本。它包含三个后缀:wine-stablewine-stagingwine-devel。就像Chrome在for Linux的官方仓库中拥有的三个版本:stable、unstable、beta,wine的这三个版本稳定性是逐渐下降的,而新特性取得的时间是逐次上升的。一般来说,会推荐使用wine的stable版本。不过随着wine越来越多的可喜的变化,我逐渐的开始推荐使用staging版本了。因为它既不像devel这种开发版那么的不稳定和多变,又不像stable版本过于保守的增加新特性,staging保证了在尽量早的获得新特性的同时,又有着不错的稳定性。

2、不正统

不过,在正统版本之外,还有一些不错的第三方版本推荐一用。这里,你可以前往lutris的wiki来简单浏览一下。

它记录了两个主要的第三方版本:GE——Glorious Eggroll和tkg——TK-Glitch。而这两个第三方版本又有很多不同的衍生版,不同的衍生版针对不同的问题有着对应的修复,具体的修复你可以自己到这里来看一看。至于lutris,我曾经单独说过这个可以集合包括steam和gog在内的游戏库软件,这里就不再多说,只是来演示一下如何在lutris里使用不同版本的wine。

它对wine版本的管理很清晰,只需要点击Wine旁边的Manage Version,你就可以在这里选择各种版本的wine了。可以看到,除了通用的第三方版本,lutris还提供了针对游戏的版本,就比如lutris-lol,很明显,这个版本专门针对lol进行了优化,那用这个版本来运行lol显然是最好的选择。获取和设置也很简单,只需要勾选需要的版本,lutris就会自动安装部署,然后点击游戏的设置图标—启动器选项,就可以自由的选择已经安装的wine了。注意啊,这是可以多版本并存的。你要做的仅仅是勾选即可。

而对于Steam,它自己的Steam play项目和针对这个项目推出的第三方wine版本——proton我曾经也说过。所以这里同样只是介绍一下如何使用自定义的proton套件。

这个第三方套件同样有两个衍生,前边提到的GE和TKG。不同的是,这里的版本是基于steam的proton衍生得到,所以它更主要的目的在于解决使用Steam play官方版本游玩有问题的游戏。也因此,这个组件只能使用在Steam中。

先来看看tkg的自定义版,被称为proton-tkg

  1. 前往https://github.com/Frogging-Family/wine-tkg-git/releases获取最新版本
    因为tkg对于arch分支更加友好,所以对于arch分支的用户,只需要下载前两个;而Debian系的用户,就需要下载源码自行编译了。我是arch用户,所以我下载前两个,接下来也以arch演示
  2. 下载后,两者在同一个文件夹下,使用pacman -U zst结尾的那个文件名来安装
  3. 解压刚刚下载的zip后缀的文件,复制到~/.steam/root/compatibilitytools.d/

    如果没有这个文件夹,则新建一个。同时,复制过来的这些文件用一个文件夹包裹起来。所以最终这些文件所在的位置应该类似于~/.steam/root/compatibilitytools.d/proton-tkg/

    对于Debian分支系统,可能不需要root这一层目录

然后,你就可以在steam的steam play设置界面看到刚刚安装的自定义版本了。不过对于自定义版本,针对游戏进行设置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只需要在特定游戏的设置界面选择需要的版本保存即可。

第三方的改动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我没遇到过——因为我的很多游戏都可以原生支持linux,不能支持的使用官方版本proton也能完美运行——不过个别游戏使用第三方会有更好的体验。比如warframe,只有使用tkg版本才能显示更新的进度条和下载信息。

再来看看GE的自定义版,被称为protonGE

  1. 前往https://github.com/GloriousEggroll/proton-ge-custom
  2. Release页面下载tag.gz文档并解压
  3. 将其中的文件夹复制到~/.steam/compatibilitytools.d/下,完成

不过,有实验表明,对于自定义的Proton,因为wine研发和新版本释放时候新功能的不稳定性,对于游戏的流畅度来说也并不是版本越新越好,因此有些游戏可能需要使用旧版本的自定义proton才能更好的游玩。但就像我前边提到的,我自己的这些游戏只需要用官方版本便可流畅运行,所以可能轮到你用的时候才会感觉麻烦的很吧。

聊过了这些全球流行的自定义版本,接下来看看国内定制版本:deepin-wine。

这是深度为了国内的应用特意魔改的一个wine版本,基于wine2.18版本开发——很老的wine版本了,我个人猜测,从2过渡到如今的5可能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所以现在deepin-wine的开发也几乎是一个停滞的状态了。不过对于国内的一众应用,使用deepin-wine来运行可能反而会比使用正版wine运行问题来的要少——所以也不知道南极大鸟家族在它们的产品里到底使用了什么拥有黑科技的库文件。

不过整体来说,deepin-wine的版本还是太老了一些,而且也不是所有发行版都可以安装这个版本的wine。所以这里也不再多说了,只是知道它的包名叫做deepin-wine就好了。如果想安装,就尝试找到这个包来安装就行了。

三、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小技巧

1、使用32位容器

虽然wine默认是64位的,但是使用32位容器会使得程序运行的更可靠。只需要在使用wine命令前增加变量WINEARCH=win32即可。

推荐将这个变量写入到.xprofile,这样每次执行wine命令时默认就是32位的了

2、指定容器位置

在wine命名前增加变量WINEPREFIX=路径即可指定容器创建的位置。默认是在~/.wine

通过这个变量可以实现一容器一软件,保证针对不同软件使用不同的wine环境配置。

3、初始化容器/调整容器设置

使用命令winecfg即可打开wine的容器设置。若当前位置没有容器则会自动初始化一个而不安装任何windows程序。

4、补充wine的组件

安装使用winetricks可以方便的增删容器内的支持组件(.NET等)。

5、中文模糊/乱码

字体问题可通过注册表设置字体替换解决。具体可参考wine字体 - Archwiki解决中文乱码 - Archwiki

最近我笔记本的SSD出现了坏块,而且日渐增多,看样子好像是要挂的节奏。

正好,毕设也搞完了,树莓派又要开始吃灰了。我就寻思着把我新买的一个3T机械盘挂在树莓派上,当作一个备份盘来用,顺便做成家庭共享的那种。

树莓派搭建samba这种教程网上一搜就有,我也就不再赘述,实际做好之后速度也还可以接受——关键在于要用有线来连接树莓派和路由器,wifi连接的速度有点问题(顺便一提,我是树莓派3b+)。但当我想把这个samba磁盘设置开机挂载时候,出大问题了。网上也找不到什么人说这个,所以决定自己记录一下。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fstab挂载samba或者类似的问题,会看到各式各样的fstab写法。

比如Archwiki的://SERVER/sharename /mnt/mountpoint cifs _netdev,username=myuser,password=mypass 0 0

又比如csdn某博客的//shwde7xxx.ccr.corp.xxxxx.com/SE_DailyBuild /home/12/345 cifs auto, username=gli16,password=xxxxx 0 0

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我一一试下来,都不行。因为系统在启动过程中是没有启动网络连接的,这就导致了当fstab打算加载这个samba设备时,由于找不到地址进而挂载失败。如此一来,我还是要在系统启动后,手动在终端进行挂载操作。

当时越搜越气,这帮博主真的就这么不负责任的?还是就我的系统有这个问题?

最终,我决定自己尝试。

尝试的过程就不多说了,难倒是不难,只是fstab各种可能的参数都加上去试一下,但操作还是挺麻烦的:因为问题出现在启动时不能联网,所以我必须重新启动系统来验证参数是否有效。如果按一般方法通过umountmount -a来测试的话,不管什么参数都是成功的(因为这种操作是在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进行的)。

最终我的fstab是这样的:

//SERVER/sharename /mnt/samba cifs username=xxx,password=xxx,comment=systemd.automount,nofail,rw,uid=1000,gid=1000

简单解释几点

  • rw:使有读写权限
  • uid=1000,gid=1000:这两个参数让非root用户也可对这个磁盘进行读写
  • nofail:最关键的参数。无论其他参数怎么写,只要有这个,就可以保证即使开机时挂载失败,在进入桌面后还可以直接挂载上而无需用户再通过终端进行操作。

不多说了,也许这也是我头一次遇到比较冷门的问题吧……

视频点此

这两天北京又有点儿吃紧,核心地区的学校又停课了。那必然,如果说上课或者考试的话,肯定会有摄像头来监控你的行为——远程办公也是类似的吧?那有没有办法能让你逃过摄像头的监视呢?虚拟一下就可以了。这可能也是最通用的虚拟方法,任何软件都能使用。

一、原理

如何实现呢?回想一下我曾经说过的用手机做电脑摄像头:在使用时需要先通过命令加载一个v4l2模块,然后在使用摄像头的程序里边选择v4l2的源就可以了。对了,这个v4l2设备就是切入点。我只需要设置一个v4l2设备,然后在需要摄像头的软件里选择这个摄像头即可。那么这个摄像头显示的内容要从哪儿来呢?

再回想一下我曾经说过的与视频流相关的东西什么?对了,ffmpeg就可以做到这一点。ffmpeg是十分强大的一个工具,转码、录制直播、向直播间推流甚至是录屏,都可以通过ffmpeg来完成。所以将两者结合,即可打造一个虚拟的摄像头设备。

二、实现过程

接下来就看看如何实现。

  • 安装v4l2loopback。直接安装v4l2loopback-dkms这个包就行了。注意啊,只支持Linux,MAC也许也可以?
  • 查看当前的视频捕获设备,方便之后判断成功与否

    • 通过命令ls /dev/ | grep video查看,或者文件管理器去往/dev/浏览video文件名的文件——所以你一定要明白,Linux用命令行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方便,而不是离不开。
    • 像我的笔记本,因为自带一个摄像头,所以我应该可以找到一个名为video0的文件,象征着存在一个视频捕获设备。如果有更多,则会有更多的文件出现在这里,反之你就找不到就对了。
  • 加载v4l2模块sudo modprobe v4l2loopback
  • 再查看刚刚的文件夹,你应该会发现多出来一个video开头的文件。这就意味着虚拟摄像头创建成功了。

现在,往摄像头中传入视频源,以便使用。

  • 随便找一个视频备用
  • 使用命令ffmpeg -re -i '视频地址' -f v4l2 '刚刚新出现的video文件路径'

现在,使用任意一款使用到摄像头的软件,你会发现你会多出一个可选摄像头,选择之后显示出来的就是我们刚才使用的那段视频。

那么如何用来逃开远程监视就不必多说了吧?但是要明确一件事情啊,我只是在讨论技术,是你愿意把它拿去用在错误的地方了,这有任何问题可都不赖我。

三、虚拟麦克风

虽然用不到,但是音频和视频一般都是结伴出现的,所以既然有虚拟摄像头了,就附带着搞一个虚拟麦克风吧。不过,说是虚拟麦克风,实际上是新增了一块虚拟声卡,我们把音频流推到这个虚拟声卡上,就实现了虚拟麦克风的效果。

  • 查看/proc/asound/cards这个文本文件。它记录了这个电脑上所有的声卡。记住这几个,方便一会儿查看新增的虚拟声卡。
  • 加载虚拟声音回环模块——说人话就是加载虚拟声卡:sudo modprobe snd-aloop
  • 再查看文本文件,在最后应该新增了一项Loopback项,记住这个设备开头的数字。我这里是1

到此就说明虚拟声卡建立了。接下来尝试往这个声卡推送音频流。不过在真正使用之前,还需要找到这个虚拟声卡的设备号。

使用命令aplay -l即可查看到设备号。记住第二个Loopback行的device后的数字。我这里是1。现在就可以真正的往虚拟声卡中推送音频流了。

使用命令ffmpeg -i '文件' -f alsa hw:1,1其中,1,1分别对应刚刚要求记住的两个数字。

现在,使用任意一款使用到麦克风的软件,你会发现多出一个可选麦克风,选择之后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视频点此

如果你使用Arch,你对启动过程中跑代码的情景一定不陌生——黑苹果也差不多。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Arch能像比如Ubuntu 这种发行版一样,启动的时候显示一个动画呢?

当然可以,只需要一个小组件即可实现开机动画自定义:plymouth

它是来自于Fedora社区的提供美化启动图形界面的功能的项目。其借助KMS实现在电脑启动完毕之前就能启动自己的目的。而KMS是啥呢?

KMS,全称Kernel mode setting。简单来说,就是让显卡在内核级别上设置分辨率之类的工作而不是在用户级别进行。至于这两个级别就别细说了,再说就多了。为了形象一些,可以类比一下WindowsXP:当XP在启动过程中,它的徽标和滚动条是在640x480模式下进行的,而当这个滚动条消失掉之后,才进入一个正常的分辨率显示。而通过KMS,则可以在出现徽标的时候就将分辨率设置正常。

KMS大概了解了——虽然没什么用——接下来看看如何通过plymouth完成开机动画的自定义。

安装plymouth,然后编辑/etc/mkinitcpio.conf——通过这个文件可以自定义内核勾子,达到KMS的目的。所谓勾子,顾名思义,会把你设定的东西都一股脑给勾起来,就启动了。

找到没有警号的HOOK一行,在base udev后加上plymouth相关的勾子,保存即可。但到底加什么,需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输入。

  • 如果你有encrypt勾子,则删除这个勾子,然后加入plymouth plymouth-encrypt两个勾子
  • 如果有systemd勾子,则加入sd-plymouth
  • 如果既有encrypt又有systemd,则将encryptplymouth-encrypt改为sd-encrypt
  • 如果你有zfs勾子,则需要再安装一个plymouth-zfs,然后将zfs替换为plymouth-zfs
  • 其他情况,则直接添加plymouth

注意:plymouth相关的勾子一定加在udev之后,顺序很重要

然后,编辑/etc/default/grub,在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一行,引号的尾部增加quiet splash loglevel=3 rd.udev.log_priority=3 vt.global_cursor_default=0,保存。

现在,内核参数相关的文件修改完成,更新一下 sudo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Arch分支的命令,其他分支自行查找)。

到此,plymouth安装完成,可以重启看一看效果。

如果想用更多的开机动画,可以自行安装主题,然后修改/etc/plymouth/plymouthd.conf,修改Theme=后的名称保存即可。至于默认都有哪些主题,可以通过plymouth-set-default-theme -l查看。

同样的,plymouth不止可以自定义启动界面,还有一些细节可供调整。我感觉最好的一项就是可以从开机动画渐变效果到登录界面。很平滑的感觉。

  • 禁用的登录器服务。对于KDE默认的sddm,只需要systemctl disable sddm
  • 启用登录器对应的plymouth服务。对于KDE默认的sddm,只需要systemctl enable sddm-plymouth

很多登录器都支持这种服务,包括GDM、LXDM、SLiM、LightDM,服务名称也很有规律:登录器名称-plymouth

视频点此

网课、开会、直播,总会要求有电脑摄像头。但是为这一段时间而单独购买一个摄像头不值当,就不如让手机来完成这一角色,画质还好。

一、电脑端

Archlinux通过AUR安装,其他发行版就自己找一找吧。

AUR安装DroidCam。注意编辑PKGBUILD,将headers的依赖修改为与你的内核相对应的版本。比如默认的linux内核就保持默认的linux-headers依赖,lts内核就改成linux-headers-lts,以此类推。

完成后重启,载入模块sudo modprobe v4l2loopback_dc

二、手机端

搜索安装droidcamx即可。

三、使用

现在,将电脑和手机连入同一个局域网,启动手机应用,会给出ip和端口号。启动电脑端程序,将给出的ip和端口号填入,连接。

你会发现手机端启动相机功能了。那么如何在电脑上使用它呢?

只需要打开任何一款有视频捕获功能的程序,比如OBS,新建视频捕获设备(V4L2),其中的设备选择v4l2loopback一项,确定。你会发现你的手机已经作为电脑摄像头使用了。但是你会发现,这个镜头的分辨率很低,有没有办法提高它呢?

四、提升分辨率

很简单。首先关闭所有正在使用摄像头的程序,然后停止内核模块:sudo rmmod v4l2loopback_dc

编辑/etc/modprobe.d/droidcam.conf,将其中的widthheight修改为自己想要的宽高比,保存(没有这两个参数则直接写入即可)。需要注意,免费版程序只能用4:3的分辨率,其他比例的分辨率会拉拉伸画面。

再次启用模块:sudo modprobe v4l2loopback_dc,重新打开捕获程序,分辨率就提高了。

最后,就像前一篇文章。如果你的AUR获取有问题,那么可以尝试使用我这里提供的两个源文件:icon2.pngdroidcam.tar.bz2。或者你可以直接使用我编译好的droidcam-6.7.5-4-x86_64.pkg.tar.xz安装。但由于每个人的电脑环境不同,这个不能保证可以正常使用——尤其是非lts内核的用户。